【原创】上了“紧箍咒”的公转私,还有多少留恋

经常接触一些老板,看一些文章,及各种朋友圈或群里的专家言论、对业务的感慨之语,小编认为,真是百花齐放。

应该说,公转私是老板们的心病,心痛之事。为何,因为辛苦经营的利润,分配时按20%计缴个税,心理上的接受度有点儿难,于此,各色手段登场,也似乎是有需就有供应了。
一是核定,之前是人有多大胆,地有多大产,现在谨慎了,地方税务机关也谨慎了,老板也谨慎了,多数情形下,几百万就差不多了;同时还有开具发票的处理,倒费用的发票,后遗症一大堆,经不起折腾;
二是返还,转移地址,架构调整,得到地方一定的财政奖励,这个通常是缴企业所得税与个税之后的事,折腾,也不过瘾;
三是个人不真实的代开发票,本质上是核定的一种变形,只是不成立个体,现在各地的检查,百八十万就是个槛,审计部门频频出手整治,协查追查很忙;
四是通过灵工平台、人资平台过账提现,不过平台现在也谨慎了,只是还没有特别爆发批量性的检查,但是风控的方向基本上是盯着的,而且还可能涉及电信诈骗、洗钱等说不清的问题。比如某地对于人资平台空转业务,规避高管个税与虚开发票的整治,已在加紧推进中。
过去数年来风光无限、大行其道的办法慢慢被时代所抛弃,未来一定会更加的严格,大势所趋。当然,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留恋,躺赢之下的舒适日子,总是面临着危机,特别是老板们,处在一个选择的路口。
过去的事项,需要有效地应对,小编认为这是老板们需求的点,也是专业的点。
有了紧箍咒之后,未来如何?
有人言:“我看有一些大咖,专家们的专业文章,给予无情的批判,说这个有风险,那个有风险,难道真没有办法了吗?”
办法当然有啊,只是别想得那么简单、粗暴与直接,也别想着一定要最最低的税负的事了,试想,专家们天天写文章批判也好、警示也好,他们不吃饭吗,想想就知道,其实业务上人家做的不吆喝而已,当然也有专家出事的,但人家能出来讲吗,说自己的业务不行了?不宜迷信专家、完全以字面来识读专家,只能说,这是成长的过程,跟在后面跑的,多数是一个买单者。当然,这里不针对任何人,只是各自的商业做法、专业表达而已。
另外批评一个人很容易,每个人都很努力,发展,批评财税部门也很容易,比如落后西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法制化、手段及管理等,换位思考又会如何呢?所以呢,凡事以正能量的心态来遵从一些新出的政策,抱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。
信息化越透明,意图不正的避税之法就会越来越容易出问题,当然核心之一是,能不动发票就不要动发票,底线还是要有的。对于老板们,别把事情想得太简单,也别太复杂,有公民的纳税义务之责,有自己的适用的方式去遵从当前明确的政策规定,需要一个新的思考方向,极端的相信忽悠与相信专家,需要三思!
有合规之心,做有谱之事!



声明:我们的信息来源于合法公开渠道,或者是媒体公开发布的文章,非常感谢作者的成果与意见分享。本转载非用于商业获利目的,对于原内容真实性未进行核实,且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。如文中内容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侵犯到第三方的知识产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如您认为相应的信息影响到您,或因有相应的政府部门的要求,请与我们进行联系。
1 个回复 (温馨提示: 后台审核后才能展示 !

佛渡有缘人,有时确实如此,无论是客户找服务者,还是服务者找客户

1年前

佛渡有缘人,有时确实如此,无论是客户找服务者,还是服务者找客户

(大侠既然来过,何妨留下墨宝) 要回复请先 登录注册